投保旅游保险 需要结合自身实际需求
就在谈判过程中,美方宣布对中国光伏产品进行第二轮双反调查,此举无疑加剧了光伏产品贸易摩擦,也对磋商解决中美光伏产品贸易摩擦制造了障碍。
他还指出,蛾眼构造还可用于发光二极管(LED),以提高光提取。我们的涂料可以抑制off-angle反射,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光伏组件不必要的闪烁和眩光。
蛾眼结构,可制作在基材本体上,我们使用自下而上的胶体自组装制作这些结构。没有经过处理的玻璃表面会反射多达4 %的阳光 - 这部分光是被丢失的,无法转换成电能。它最初源于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和纽约州能源研究发展管理局( NYSERDA )的研究。例如,它们可以用在各种需要减少光反射的地方。ARC - 帝斯曼创新中心防反射涂层减少了来自平整表面的不必要的反射,这种反射造成眩光、闪烁 与此同时,总部位于荷兰的DSM公司创新中心开发了一种纳米多孔涂层技术,在商业上称为 KhepriCoat。
这样的工艺发展可以被量产。据佛罗里达大学化学工程系副教授姜鹏博士解释:蛾的眼睛有一种规则排列的乳头结构构成的周期性的亚波长结构。韩启明认为,顺风的巧妙之处在于借助了香港的上市公司平台进行融资,同时收购大量电站资产。
随着2011年光伏市场逆转,入场时机才到来。在顺风大半年的电站项目开发建设中,雷霆觉得找到方向了。雷霆告诉记者,选择顺风的原因在于其将核心战略定位于下游电站开发。2013年光伏电站的新增装机量,我们在民营企业中肯定是第一。
我们不是第一就是第二。顺风现在的掌舵者张懿是由郑建明邀请加入的。
顺风光电董事长张懿告诉记者。当时尚德还是以制造为主,开发建设下游电站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要开拓市场。于是,张懿同意了郑建明的邀约,在2013年7月加入顺风光电,接替汤国强,成为顺风光电董事长,开始把顺风打造成下游电站市场的生力军。一个颇可咀嚼的细节是,收购无锡尚德时需交5亿订金。
雷霆是国内最早做光伏电站的人之一,曾参与国内第一个10MW光伏电站项目的开发建设。2013年中国光伏新增装机量较上一年增长了32%,创纪录的增速推动着全球光伏市场的前进,东方雄狮开始展现它的领导风范。1997年时,郑建明预判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到来,提前将其在香港的资产撤出。一位研究光伏的券商高管说,顺风的动作,看不懂。
郑建明选择顺风的原因在于:其已在香港市场上市,制造产能规模不大,负担小。2013年上半年,在国内光伏下游政策仍不明朗,电站运营商都在忧虑并网问题和电价补贴滞后时,顺风在西北收购电站以及开发电站项目动作巨大,仅7月份就收购了十几个电站项目。
张懿介绍,顺风现在的管理层架构是,他担任董事长。雷霆担任顺风光电投资公司总裁,负责西北大型地面电站项目开发建设。
去年二级市场的人,没有跟顺风的都比较遗憾,失去了超额回报的机会。然而,经过2013年之后,顺风已经与刚刚在香港上市时不可同日而语。NPDSolarbuzz太阳能行业研究员韩启明说。在这场无锡尚德的争夺战中,顺风光电击败英利、天合这样全球光伏制造的龙头企业,还有无锡国联这位当地政府派出的拯救者,以30亿的价格买下了无锡尚德。对郑建明的邀约,张懿思考了几个月,他和郑建明对宏观经济都感兴趣。顺风光电董事长张懿告诉记者,顺风光电收购无锡尚德是在中国土地上经过政府裁决的,会受到中国法律的保护。
剩下25亿收购资金是由顺风最大股东郑建明个人先行垫付。2011年在香港上市的顺风,2012年营收为10.6亿元,仅为尚德近百亿元营收的十分之一。
张懿十分认可郑对于宏观经济趋势的判断。我们现在的团队既有电站行业的专家,又有金融的专家,大家比较互补,结合起来,各执其责。
尚德唯一的价值只剩品牌了。2013年3月20日,尚德破产重整开始,各方橄榄枝更是纷纷抛来。
前中电投高管王祥富到顺风光电担任首席执行官。入场顺风光电由汤国强2007年成立,汤起初只是把顺风作为一家制造企业来打造,这在那一年是最正常的逻辑,供不应求的市场环境使众多玩家加入光伏制造的阵营。巨人倒下,故事还未完结。尚德曾经是国内下游光伏电站市场的大力推动者,可电站并非是其核心战略。
顺风光电最大股东郑建明告诉记者,光伏未来发展的方向在下游,顺风就发力下游,恰逢无锡尚德的机会,顺风做下游电站又需要组件产品,就并购了尚德。而且由于政策和投资并不到位,尚德在电站市场的规模不大。
这距离尚德电力最核心资产无锡尚德的破产重整已近一年的时间。对于顺风来说,郑建明和张懿这样熟悉资本市场的人加入,无疑可以利用金融杠杆撬动更多资源。
据顺风光电公告,截止2014年1月2号,顺风光电持有的890MW光伏电站已并网,占2013年中国全年装机量的7.7%。加上无锡尚德满产后能达到的2.5GW制造产能和顺风光电自身600MW的制造产能,顺风光电在光伏制造端也已位于行业前列。
2012年11月,郑建明和汤国强在香港见了一面,半小时谈定了顺风的股份转让。2012年11月26日,郑建明以2亿港元获得顺风29.65%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2013年顺风在电站上投入的资金近80亿元。可2011年顺风光电香港上市之后,市场就开始发生变化,制造产能快速扩容和欧洲光伏补贴的下调引发下游需求收紧,整个光伏市场供大于求,苦日子开始。
从来没有民营企业在光伏下游电站上下以如此重注。尚德电力寻求破产保护,对无锡尚德应该没有特别大的影响。
值得一提到是,如此大规模的电站开发、建设、并网,顺风光电共花费了不到八个月的时间。2012年,合生创展年销售额116亿元,规模是顺风的10倍,张懿在合生创展是仅次于创始人朱孟依的二把手。
史建敏担任顺风光电执行董事兼无锡尚德CEO,负责顺风光电的生产板块,包括无锡尚德和顺风自身约600MW的制造产能。这家由澳大利亚归国科学家施正荣一手缔造的太阳能帝国经历了一整年的风雨飘摇。